教育感言:

理想,担当,阳光,力量,计划——做一个众智集成、主动平衡的引路人

优秀事迹:

陆树程,男,1956年出生,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1982-1989年担任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系助教、讲师、团总支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系党总支委员(1989-1992年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1992-1994年苏州医学院德育教研室主任;1994-2000年苏州医学院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副教授;2000-2001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2001-2015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系副主任、教授(2001年担任硕士生导师,2007年担任博士生导师,2000-2005年苏州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2015年至今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2007年至今担任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他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辛勤耕耘36载的教育工作者,他全心教育学生,是拥有高尚师德的、光荣的人民教师。

一、以身立教,成果丰硕

陆教授学术成就卓越,教学成果丰硕。从事科研事业至今,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杂志发表论文93篇,其中CSSCI论文43,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 21篇。主持2017年江苏省社科基金研究和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专项课题《新时代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经费5万元);2017年苏州大学东吴智库应急专项课题《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经费8万元);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家风教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经费20万元)等课题。陆老师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2018年为硕士生上的专业英语课,被学生评为印象最深刻的课程。2018年荣获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称号、2017-2018年度苏州工业园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大学2018年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奖2019年获苏州大学王晓军精神文明奖先进个人称号。

二、为人师表,师德高尚

陆树程教授师德高尚,人格魅力卓然。陆教授拥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坚持以奋斗有理想,肩上有担当,心中有阳光,前进有目标,脚下有力量,行动有计划的总原则来指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 陆教授创建学术研究创新团队,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新人才,运用头脑风暴,思想碰撞的方法激发学生创造力。陆教授带领学术研究创新团队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学术沙龙、论文研讨等活动,6年来共计开展论文讨论100余次,形成学术论文讨论记录100余份。

2.除了定期的学术研讨活动,陆教授5年来持续在空余时间指导学生读书笔记,初步统计,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至今完成读书笔记总字数40-200万字不等,陆教授经常就学生读书笔记中提出的问题与其进行邮件或当面交流,指出学生读书笔记中的问题,解答学生的疑惑,帮助学生提高对专业相关原著的理解,思想上的交流讨论为科研成果的涌现夯实基础。

3.在生活方面,陆教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十分关心,秉持实现主动平衡,身心和谐的理念。陆教授运用身体第一、学习第二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强调日常锻炼和保健,讲求学习工作和健康的平衡,把握张弛有度的生活节奏,掌握身体健康的规律

三、立德树人,众智集成

陆教授运用众智集成的思维方式和教育方法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陆教授认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涉及众多方面,但最终落实在创新人才的培养,尤其是研究生的培养。

1.结合三十余年的教书育人经历,概括总结出一套由六大思维方式构成的创新人才培养思维模式夯实功底的思维方式、知己知彼的思维方式、全球视野的思维方式、尽心尽力的思维方式、反思批判的思维方式、众智集成的思维方式。陆教授解释,夯实功底思维就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导并要求研究生以坐得住冷板凳的精神,坚持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通读、熟读并做好读书笔记。陆教授要求他的博士生每人每天撰写10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硕士生每人每天800字以上的读书笔记,专业书和课外书都要阅读。这些读书笔记中闪烁着学生思想的精华,也记录着他们的成长。

2.创新人才培养思维模式的指导下,陆教授的学术研究创新团队取得丰硕成果。陆教授每年指导的研究生参加苏州大学的挑战杯10余项,学生们表示,每次获奖最大的感受不仅有来自学术成长的快乐,更有收获友情、收获合作魅力的幸福感、成就感。陆教授培养的研究生在攻读硕士或者博士期间获国家奖学金11次,主持省级课题12项,获得优秀毕业生10人,获苏州大学优秀学位论文5人,获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干部1人。3年来,陆教授的学术研究创新团队共发表论文近30篇,其中CSSCI论文13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5。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团队中已经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继续从事中学、大学的教学科研工作,陆教授指导的博士中有3名获得国家社会科学项目20151名,20182名),多人获得教育部和省级课题,将陆教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自己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且受益匪浅。

  陆教授始终把实现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快乐的源泉,37年来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富有创新思维的有用之人。